为优化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精准对接行业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9 月 24 日,人文传播系于系会议室召开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师专题座谈会。会议由系副主任刘文彦主持,系主任仰姝、专业负责人易雯及部分专任教师参会。
会议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调整展开深度研讨。副主任刘文彦首先阐述本次修订的重要性,强调需以 “对接行业用人标准” 为核心出发点,结合学科发展前沿与社会需求,进行针对性优化。
会议中,全体参会教师重点剖析了当前新媒体行业的核心用人需求与关键技能要求,尤其针对影视拍摄、内容编排、后期剪辑等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逻辑与课时分配展开了细致交流,确保课程体系能有效赋能学生职业发展所需的核心能力。其中,潘祎晨老师结合教学实践,针对非线性编辑等技术类课程的模块设计提出具体优化建议,同时反馈了课程开展所需的实验室硬件配置升级与功能完善需求,为保障实践教学提供了切实参考;解晨老师立足地域文化特色,提出以荆楚文化、红色文化为核心内核搭建项目化实践平台,主张将地方文化资源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助力学生在实践中同步提升专业技能与文化传播意识。专业负责人易雯老师则聚焦课程体系整体合理性、实践课程实施路径及多元化平台搭建等核心维度,展开系统性分析。此外,教师们还积极借鉴多所高校新媒体专业课程建设的先进经验,共同探讨新增“地域文化影像传播”等特色课程的可行性,此举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技术视野,更能依托地域文化优势打造专业教学的差异化竞争力,助力形成独特的教学品牌。
系主任仰姝在总结发言中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的成效。她表示,与会教师围绕培养方案修订深入交流、凝聚共识,为方案的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座谈会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明确了路径,是我系落实 “以教学为核心、以质量为根本” 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下一步,人文传播系将系统梳理会议研讨成果,推进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落地。
